目前分類:案例分享 (55)
- Apr 03 Fri 2020 10:26
【案例分享】馬力全開:NVIDIA GPU助力Altair加速工程模擬
- Mar 11 Wed 2020 08:36
【網路研討會】Altair- Feko+newFASANT+WinProp 新功能介紹研討會
- Feb 26 Wed 2020 11:50
【新聞速遞】2020 Altair Enlighten Award 汽車輕量化獎項申報啟動!
- Jan 20 Mon 2020 11:21
【案例分享】利用Altair Embed™實現基於模型開發的創新型無人機動力系統設計
- Jan 13 Mon 2020 15:49
【成功案例】長安汽車借助Altair HyperWorks™提升車輛部件模型開發速度與可靠性
- Dec 09 Mon 2019 09:58
【案例分享】Altair Accelerator 為 Inphi 公司提供高速資料交付設計支援並節省成本
- Dec 03 Tue 2019 11:12
【成功案例】Altair Inspire Form助力Pragati Engineering公司縮短50%試模時間
- Oct 31 Thu 2019 19:20
【成功案例】從模具設計到無缺陷鑄件生產
- Sep 23 Mon 2019 10:02
【案例分享】保時捷與Altair合作進行新能源汽車電機多物理場優化設計
如今,新能源汽車電機(e-motor)不能僅僅將電機視為一個獨立的單元進行開發,還必須確保滿足完整的電驅動或混合驅動系統集成性的嚴格要求。因此,e-motor的開發不能是學科隔離的而必須是系統的,以便與其餘部件和系統構成最佳匹配。雜訊和功耗是其中兩個主要挑戰。

有限元等模擬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電機設計及設計方向的驗證,數值優化技術也正加速驅動設計流程,例如利用優化技術幫助設計團隊獲得最佳方案、進行靈敏度研究、對比權衡不同的設計方案等,稱為“模擬驅動設計”。“模擬驅動設計”尤其適合於需要綜合多種不同學科領域經驗的產品設計,如e-motor,因為傳統的設計方法無法綜合考慮多種設計變更和性能變更之間的關係。
- Jun 17 Mon 2019 14:53
【成功案例】使用Altair SimLab™自動化進行BMW Motorrad的曲軸建模
BMW是一家德國跨國公司,生產豪華汽車和摩托車。隨著1923年生產的第一輛摩托車,他們目前的產品系列包括各種軸,鍊和皮帶驅動型號,設計用於越野,兩用和運動,由各種發動機提供動力,從單缸,各種兩缸(平行雙缸,扁平雙缸,平板車等),四缸直列和六缸直列式。
- Mar 11 Mon 2019 16:06
【成功案例】優化設計對接3D列印 助力航太結構設計
- Mar 11 Mon 2019 16:02
【成功案例】利用模擬技術突破複合材料設計挑戰
- Mar 11 Mon 2019 16:00
【成功案例】AMET採用PBS Professional 管理新的高性能集群
- Mar 11 Mon 2019 15:59
【成功案例】Monash車隊憑藉卓越的賽車性能和增材製造技術問鼎冠軍寶座
- Mar 11 Mon 2019 15:58
【成功案例】導彈防禦公司使用HyperWorks進行推進彈頭設計縮短研發時間
- Mar 11 Mon 2019 15:56
【成功案例】一個值得信賴的理念: 施樂公司應用模擬技術提高印表機印刷品質
- Feb 19 Tue 2019 15:36
【成功案例】SpacelL 應用 solidThinking 設計探月航天器推進器組件
- Feb 19 Tue 2019 15:34
【成功案例】solidThinking Evolve 在西式餐具設計中的應用
- Feb 19 Tue 2019 14:27
【成功案例】利用OptiStruct進行汽車懸架系統輕量化設計並提高其耐久性
- Feb 19 Tue 2019 13:17
【成功案例】清華大學參數化工作營機器臂組利用solidThinking Inspire實現大型橋型構築物優化

秉承著“對於傳統材料的回歸與工業化產品的應用是數位技術真正走入歷史舞臺的切入點”的理念,清華參數化工作營機械臂組成立了一次為期9天的工作坊,從清華土木博士到美國高中生,從互不相識到精誠合作,9名組員、4名助教在導師于雷博士的指導下日夜兼程,利用Altair公司solidThingking Inspire軟體,最終成功實現對一座大型橋型構築物的優化和實地搭建。


這是清華機械臂建造組在“築巢機器人”、“機械臂加工空間角完成RECIPROCAL結構的中型拱”之後的第三個作品。在Altair公司solidThinking Inspire軟體的協助下,該組運用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來優化一座橋型構築物,在盡可能減輕橋的自重的情況下將得到結果通過逆向工程優化為樹枝狀結構,通過數位化手段在交點處由電腦自動生成合適的榫卯,接下來軟體就會同時輸出一套適合於機械臂加工的路徑,然後機械臂通過對木材的削銑完成對不同空間角榫卯的加工,之後再人工將各榫卯節點組成構件通過紙管連接,進行最後的組裝。